实验中学家长读书沙龙第2次活动

发布时间:2025-04-18 10:14 阅读次数:32

学做“会教育”父母

——实验中学家长读书沙龙第2次活动

17号下午4:30,第二次读书沙龙准时开始。活动伊始,王老师带领家长们做了伸展运动,大部分家长们感受到身体舒展带来的快乐。王老师引导家长们思考如果是青春期的孩子做伸展,他们也会感觉到快乐吗?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们也会感受到快乐,其实不是的,青春期的孩子感受到更多的是尴尬。为什么呢?因为他们更担心别人的眼中的自己做得不对,做得不美。很多孩子到了青春期,不愿意跟大人打招呼,出现很多回避的行为都是因为害怕尴尬,引导孩子们认识到主动跟人打招呼是一种美、善、对的行为,并在这样的人际互动中感受幸福快乐,沟通能力就会得到提升。随即开始读书环节,互动后的家长们非常投入,读书氛围热烈。

本期家长观察到了几个自己最有感触的点,王老师引导大家看到这个点背后孩子心理特点,该怎样实施家庭教育,为什么要去这样做?怎么样做才更好?

比如说第6组的家长提到,家长应该温柔而坚定地跟孩子沟通。以孩子喜欢玩手机为例,怎样才能温柔而坚定呢?有的家长说要跟孩子讲道理,说明玩手机的时间,写完作业以后再玩手机,那这样的说法是否奏效呢?大多数家长表示这样的说法是不奏效的。有一位家长说她跟孩子规定玩多长时间,然后孩子会自觉上交手机。但是大多数孩子并不会这样,为什么她的孩子可以守规则?经过进一步了解,大家发现她从小就给孩子建立了规则意识。但是如果到了青春期还没有这种规则意识怎么办呢?能不能用具有很大诱惑力的事物练习自制力呢?很明显是不可以的,那从哪里开始更合适呢?经过引导,家长们会发现从简单的小事锻炼孩子的自制力、自主能力,然后再慢慢放手,能力是家长逐步放手的依据。

2组家长提到,通过阅读,她找到了很多孩子行为背后的依据,比如说性格是后天与他人互动过程形成的行为特点。她举了个例子,孩子经常会提一些无理的要求,如果她不答应就会反复说,直到她答应为止。她对此表达很无奈。老师引导家长们思考,为什么孩子要用多次的重复去达成目的?家长经过思考发现,重复是目前最有效的控制妈妈的方式。为什么妈妈会在这种方式下答应她的需求呢?很多家长会认为如果孩子的要求不满足,就会显示自己不是一个好妈妈,自己对孩子的爱不够。其实这是对怎样爱孩子没有清晰的认识导致的。什么样的妈妈是一个好妈妈呢?是没有原则,没有底线的妈妈,还是温柔坚定有原则的妈妈,大家都表示是后者。所以当我们清晰了自己要做什么样的家长的,温柔而坚定才奏效。

有一位爸爸提到孩子小学的时候没有怎么学英语,到了初中跟不上,自己想了很多方法帮助他,但是都不奏效。王老师问他,孩子自己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了吗?这个家长找了很多理由回避王老师追问。王老师多次提示他,请他直接回答这个问题,这个家长经过多次提示后,他发现自己其实也是经常回避问题找理由的,给孩子不正面解决问题树立了一个不好的示范。

王老师引导家长们思考,孩子为什么不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呢?很多孩子在遇到问题时回避,因为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太注重细节,而孩子在18岁前自我反省力没有发展出来,会经常犯错,如果家长经常通过训斥、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,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因为担心说错做错而束手束脚,当然也会因为怕犯错而不会主动解决问题。

孩子小的时候,爸爸主导家庭教育,把握好大方向,不让细节处多做要求,这样才能够助力孩子养成勇敢、主动解决问题的品质。孩子现在已经形成了回避、退缩的解决问题模式,就需要家长从小事上培养孩子的能力,逐渐放手,培养孩子的自主解决问题能力。

     读书沙龙的最后,王老师把自己在课上调查的发现分享给家长们,大多数孩子认为服务家长是不能带来快乐的。 为什么服务家长不能带来快乐呢?因为很多家长是服务型,把孩子宠成小公主、小皇帝,被服务惯的孩子怎么会迂尊降贵服务家长呢?

亲子关系的建立需要让孩子服务家庭,承担家庭责任,亲子互相理解、体谅,关系才会更加亲密。读书沙龙中,家长们积极思考,认真聆听,反思自身的问题,帮助他人解决问题。相信这样的学习一定能够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认知,看清当下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,并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,家庭教育能力在学习中一点点认知清晰,在实践中一点点积累经验。

实验中学希望通过家长读书沙龙,先培训出一批优秀的、懂家庭教育的家长,再邀请他们一起传播科学的家庭教育,传播的过程,帮助他人的过程,家校协作就会因为教师队伍的不断壮大而变得越来越容易,越来越有成效。